首页 > 医药资讯 > 创新药BD交易增速骤降64%!后BD时代两款潜力新药浮出水面

创新药BD交易增速骤降64%!后BD时代两款潜力新药浮出水面

发布时间:2025-11-21 09:02:31 相关企业:
BD交易降温:从狂热回归理性
       2025年以来持续火热的创新药行情近期出现明显降温。港股和A股创新药板块自8月起普遍回调,部分企业股价跌幅接近50%。这一变化与创新药BD交易增速放缓密切相关,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后BD时代”。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相关创新药BD交易总额达6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但前三季度总金额为937亿美元,增速已回落至64%。单看第三季度,BD金额为3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06亿美元基本持平,增速明显放缓。从三生制药与辉瑞12.5亿美元首付款的合作,到恒瑞与GSK高达120亿美元的"打包式"授权,上半年频现的大额BD交易在第三季度明显减少。
 
市场转向:从交易金额到长期价值的考量
       投资者的态度转变尤为明显。下半年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的114亿美元合作,以及荃信生物与罗氏的交易,市场反应均相对冷淡。信达生物在消息公布后股价高开低走,最终收跌1.96%;荃信生物更是连续下跌,跌幅最高达25%。
       这种市场反应体现了投资逻辑的深刻变化。信达与武田采用的“Co-Co模式”(共担风险、共享利润)虽展现了长远布局的决心,但投资者担忧其带来的持续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从单纯追逐首付款和交易总额,转向更加关注产品能否为公司带来持久的价值提升。
 
产品为王:两款潜力新药引领后BD时代
       在BD降温的背景下,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创新药价值凸显。映恩生物的B7-H3靶点ADC药物DB-1311表现亮眼,其在今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达42.3%,疾病控制率达90.4%。该药物通过靶向特定异构体实现高选择性,与肿瘤细胞结合能力显著优于同类产品。
       更值得关注的是,DB-1311在mCRPC适应症上实现"换道超车",正在推进从末线治疗向一线治疗的转变。分析师预测,该药海外销售额有望达到20-30亿美元,国内销售峰值可达20亿元。
       来凯医药的LAE-102同样展现出重磅潜力。这款ActRIIA单抗具有减脂增肌的双重效果,与GLP-1联用可显著减少肌肉流失。其I期临床数据显示,经安慰剂调整后平均瘦体重增加达4.6%,脂肪质量减少3.6%,且未出现同类药物的典型副作用。礼来主动承担其在美国的I期临床费用却不要求权益,从侧面印证了该产品的价值。
 
行业展望:全球化竞争下的发展路径
       创新药行业已进入全球化竞争时代,产品力成为核心竞争力。无论是自主开发、授权转让还是合作开发,满足未竟临床需求、具备BIC/FIC潜力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
       随着BD交易回归理性,行业资源将更向优质产品集中。具有显著临床优势和明确市场前景的创新药,将继续获得资本青睐,引领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注: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辽ICP备2024027922号-3 备案编号:辽网药信备字(2025)00206号 药智库 淘药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