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肺癌治疗正迎来重大变革。近日,《ALK融合NSCLC围术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为早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提供了权威指导。这份共识基于阿来替尼在ALINA研究中的卓越表现,将这一创新靶向药物的应用从晚期治疗成功推进至早期术后辅助治疗领域,标志着肺癌精准治疗进入全新阶段。

共识核心要点:规范诊疗路径,优化患者管理
《共识》针对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明确建议。在基因检测方面,专家建议所有接受手术切除的非鳞状NSCLC患者常规进行基因检测,至少包括EGFR、ALK和PD-L1等关键指标。对于Ⅱ-Ⅲ期可能可切除的患者,应在术前评估基因突变状态,为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在治疗选择上,《共识》明确推荐阿来替尼作为肿瘤≥4cm或淋巴结阳性的ALK融合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选择,同时指出目前缺乏证据支持在此类情况下使用辅助化疗。这一建议基于ALINA研究的优异数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治疗方向。
对于治疗持续时间,《共识》建议阿来替尼辅助治疗时长为2年,但同时指出目前证据尚不支持将治疗时间延长至2年以上,建议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探索最佳治疗时长。这一平衡的建议既考虑了现有证据,也为未来研究留下了空间。
临床实践指南:从检测到随访的全流程管理
《共识》对ALK阳性NSCLC患者的全程管理提出了详细建议。在检测方法选择上,推荐使用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NGS等标准方法,其中Ventana ALK(D5F3)检测法获得优先推荐。专家强调,检测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可及性、标本类型和质量等多重因素。
在患者随访方面,《共识》建议接受ALK-TKI辅助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包括体格检查和胸部及上腹部的CT扫描。手术后的前三年应每六个月进行评估,之后每年一次。如有临床指征,还应每年进行一次脑部MRI检查,确保对患者病情的全面监控。
对于肿瘤复发管理,《共识》提出了明确的处理原则。在ALK-TKI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后发生的肿瘤复发,应根据再次活检结果指导后续治疗。这一建议体现了精准医疗的理念,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未来展望:推动肺癌围术期治疗的规范化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这份共识的发布不仅为当前临床实践提供了明确指导,更为未来的研究探索指明了方向。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ALK阳性NSCLC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还将持续优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
专家指出,当前肺癌围手术期靶向治疗仍有许多亟待探索的问题,包括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开发、其他驱动基因靶向药物的围术期应用等。《共识》的发布将成为临床探索的重要"航标",推动NSCLC围术期靶向治疗走向更加成熟和规范的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