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与创新点
2型糖尿病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具有显著的临床异质性。不同患者在血糖、体重、血脂和并发症风险上存在明显差异,传统研究方法往往将患者硬性划分为固定类别,忽略了表型特征的连续变化。
该研究创新性地应用判别降维树算法(DDRTree),将常规临床指标转化为直观的"树状图谱",在二维结构中展示患者表型的连续分布。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分类的局限性,更准确地反映了糖尿病的异质性特征。
研究方法与发现
研究团队基于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纳入10,091名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分析HbA1c、BMI、血压、血脂等常规临床指标,构建了糖尿病表型树状图谱。
研究发现,不同表型与死亡风险存在显著关联:位于树右侧表现为血压升高和肥胖的患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最高;位于树左上部的患者以血糖控制差、血脂异常为特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风险最高;而位于树左下部的患者则表现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风险升高。
验证与应用价值
研究团队进一步使用英国生物银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各特定死因死亡风险分布总体一致,但也揭示了中国糖尿病人群特有的风险模式,特别是血压与心血管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更为突出。
基于研究成果,团队开发了一款在线风险评估工具。患者只需输入年龄、性别和7项常见临床指标,即可定位到表型树状图,预测未来全因死亡和特定死因死亡风险。这一工具为临床医生识别高危人群、实施早期干预提供了实用工具。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首次在中国全国代表性人群中系统揭示2型糖尿病的表型异质性及其与死亡风险的关联,为糖尿病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风险,也为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深入,这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疾病分型方法有望在更多慢性病管理中得到应用,推动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