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资讯 >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获突破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获突破

发布时间:2025-09-25 10:59:46 相关企业:
       近年来,随着三代EGFR-TKI药物的广泛应用,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然而,单药治疗面临的耐药性和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等问题,促使联合治疗策略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

 

联合治疗策略展现显著优势
       FLAURA2研究结果显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至25.5个月,较单药治疗延长8.8个月。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联合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47.5个月,较单药延长近10个月,展现出显著临床获益。
       MARIPOSA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的"无化疗"方案,该方案中位PFS达23.7个月,亚洲人群更是达到27.5个月。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公布的最终总生存分析显示,该方案中位OS显著优于奥希替尼单药,成为首个在EGFR经典突变一线治疗中总生存期显著优于奥希替尼单药的联合方案。
 
特殊人群治疗取得重要进展
       对于伴有脑转移的高危患者,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方案显示出卓越的颅内疗效,颅内无进展生存期达到25.4个月,三年颅内无进展生存率为36%,是奥希替尼单药的两倍。该方案在TP53共突变、肝转移等高危亚组中均表现出显著优势,为特殊人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安全性管理策略日益完善
       随着联合治疗方案的推广应用,相应的安全性管理策略也日趋成熟。MARIPOSA研究中,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组的不良事件多为1-2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停药的发生率仅为10%。
       通过SKIPPirr预防方案,输注相关反应发生率可从67.4%降至22.5%;COCOON方案可降低近50%的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预防性抗凝治疗可将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从20%降至11%。这些管理策略为联合治疗的长期应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给药方式持续优化
       埃万妥单抗皮下剂型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治疗便利性,给药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输注相关反应发生率降至13%,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降至9%。同时,皮下给药还可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优选择。
       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治疗方案的优化,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正朝着更加精准、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为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

注: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辽ICP备2024027922号-3 备案编号:辽网药信备字(2025)00206号 淘药网 医无忧 您身边的淘药专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