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增历程:从启动到撤回的波折
此次定增方案始于2024年5月6日,当时博瑞医药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并于同月20日获得股东大会通过。根据原定计划,公司实际控制人袁建栋将以22.36元/股的价格独家认购本次发行的全部股份,募集资金5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该定增方案进展缓慢。直至2025年5月8日,公司才对发行预案进行首次修订,随后在7月18日再次修订。8月8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出具的受理通知,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尚未进入审核问询阶段时,公司便主动撤回了申请。
对于终止原因,公司官方解释为"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发展规划等因素"。这一决定发生在公司股价经历大幅波动之际,使得市场对其中缘由格外关注。
股价波动:过山车行情下的定增决策
在博瑞医药筹划定增期间,公司股价经历了剧烈波动。定增方案公布初期,公司股价维持在30元附近,22.36元的定增价格对实控人而言颇具吸引力。然而随着市场行情变化,特别是创新药概念受到热捧,公司股价自7月11日开始快速上涨,在一个月内从55元最高涨至120元附近。
8月6日,博瑞医药股价创下122.59元的历史新高,但随后开始持续回调。截至10月9日,公司收盘价较高点下跌53.04%,至10月16日进一步跌至53.25元。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经历大幅回调,公司截至10月9日的滚动市盈率仍高达243.45倍,远高于医药制造业30.82倍的行业平均水平。
战略转向:H股上市筹划加速
在终止A股定增的同时,博瑞医药的H股上市计划正在积极推进。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相关议案。
公司表示,H股发行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提升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过公司也强调,本次发行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且能否通过相关审批程序并最终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从财务数据看,博瑞医药确实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5.37亿元,同比下降18.28%;净利润1717.32万元,同比骤降83.85%。主要原因是抗病毒类原料药收入锐减70.08%,同时创新药仍处于临床阶段尚未贡献营收。
自2019年上市以来,博瑞医药已完成三轮融资,包括IPO首发融资4.4亿元、2022年可转债融资4.65亿元和2022年定向增发融资2.27亿元,合计融资总额达12.13亿元。此次定增终止短期内可能对公司资金链造成压力,但若能成功推进H股上市,将为其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化布局提供新的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