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在所有肝癌病例中占比不足5%。与常见的肝细胞癌相比,这种混合型肝癌预后更差,且目前对于不可切除的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患者,尚未建立标准的全身治疗方案。近日,一则成功治疗案例为这类罕见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治疗转机:乐伐替尼展现卓越疗效
术后四个月,患者随访检查发现肝脏出现多发性新发病灶,经病理诊断确认为肿瘤复发。由于已发生血行转移,患者失去了再次手术的机会。初始尝试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因继发绿脓杆菌感染导致肺脓肿而被迫中止,治疗陷入困境。
鉴于患者肝功能尚可(Child-Pugh A级),医疗团队决定尝试乐伐替尼靶向治疗。乐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同时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等多个靶点,具有抗血管生成和直接抗肿瘤的双重作用。
疗效显著:病灶完全消失创奇迹
治疗八周后的MRI检查结果显示了令人振奋的疗效:早期相上原病灶区未见高强度信号,评估为完全缓解;肝细胞期图像上高强度信号缩减超过30%,评估为部分缓解。这一卓越疗效在后续七个月的随访中持续保持,患者目前仍在继续接受乐伐替尼治疗。
除了影像学的客观证据,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也印证了治疗效果。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和CA19-9水平在接受乐伐替尼治疗后显著下降并维持在低位,从生化指标角度证实了疾病的持续缓解状态。
临床启示:个体化治疗开辟新路径
该成功案例为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这一罕见类型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启示。基于REFLECT临床研究数据,乐伐替尼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中已显示出优于索拉非尼的肿瘤缓解率,然而在混合性肝癌群体中的疗效尚缺乏大规模研究评估。
此案例证明,在缺乏标准治疗方案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基于药物作用机制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可能为罕见类型肿瘤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疗效。随着真实世界证据的不断积累,乐伐替尼有望为更多复杂病例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推动肿瘤精准治疗向更深层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