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HO-01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多队列的1-2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sevabertinib在晚期EGFR或HER2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研究共纳入209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既往治疗情况分为三个主要队列。
研究设计涵盖不同治疗背景的患者群体:D队列为81例既往接受过治疗但未使用过HER2靶向药物的患者;E队列为55例既往接受过HER2靶向ADC治疗的患者;F队列为73例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初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每日两次、每次20毫克的sevabertinib治疗。
该研究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乐秀宁副教授领导,北京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上海交通大学胸科医院等国内多家权威医疗机构共同参与完成。
疗效数据:持久缓解覆盖多类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sevabertinib在不同治疗背景的患者中均表现出显著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在未接受过HER2靶向治疗的D队列中,客观缓解率达到6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9.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3个月。
在初治的F队列中,疗效更为显著,客观缓解率高达7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11.0个月。即使是既往接受过ADC治疗的E队列,仍有38%的患者实现客观缓解,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5个月,为ADC治疗后进展的患者提供了后线治疗选择。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基线有脑转移的患者中,sevabertinib同样展现出良好疗效:D队列中61%的患者出现缓解,E队列为27%,F队列达到78%。这表明该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也具有治疗潜力。
生物标志物与安全性分析
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携带HER2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突变的患者疗效更优,客观缓解率达70%。其中携带Y772_A775dupYVMA这一最常见HER2突变类型的患者,客观缓解率达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2个月。
循环肿瘤DNA动态分析为疗效预测提供了新依据。分析显示,存在TP53变异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短,而循环肿瘤DNA始终未检出或治疗早期实现清除的患者,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优于循环肿瘤DNA持续阳性者。
安全性方面,sevabertinib的表现与其他HER2抑制剂一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发生率为84%至91%,其中3级腹泻发生率为5%至23%,未报告4级腹泻或因腹泻导致的治疗中止。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和甲沟炎。各队列中仅有1%至5%的患者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终止治疗,未报告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
基于这些积极结果,探索sevabertinib作为一线治疗的3期随机对照试验SOHO-02已启动,将进一步明确其在HER2突变肺癌治疗中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