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资讯 > Lancet研究:司美格鲁肽改善外周动脉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走能力

Lancet研究:司美格鲁肽改善外周动脉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走能力

发布时间:2025-08-04 00:29:30 相关企业: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主要影响下肢血液供应。据估计,全球有超过2.3亿人受到该疾病影响,尤其是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显著降低。然而,目前能够有效改善这类患者功能能力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2025年5月,发表在《Lancet》杂志上的一项STRIDE研究探讨了司美格鲁肽对症状性外周动脉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走能力的影响,揭示了新的治疗可能性。

  研究背景与目的:改善行走能力与生活质量

  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严重干扰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鉴于治疗选择的匮乏,本研究旨在评估司美格鲁肽这种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GLP-1受体激动剂,是否能通过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以及相关症状,为PAD的管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方法:全球多中心双盲随机试验

  研究设计与对象

  STRIDE研究为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覆盖了北美、欧洲及亚洲20个国家的112个临床试验中心。研究对象为年龄18岁及以上、患有2型糖尿病并伴有间歇性跛行的PAD患者,其踝肱指数(ABI)≤0.90或趾肱指数(TBI)≤0.70,具备行走200米以上的能力(Fontaine IIa期)。

  治疗与分组

  患者通过交互式网络随机分配为司美格鲁肽组(每周皮下注射1.0mg,治疗52周)和安慰剂组,比例为1:1。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恒定负荷跑台测试中的最大行走距离相对基线的变化。

  安全性评估:包括治疗相关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严重不良事件(SAE)的频率。

  研究结果:司美格鲁肽显著改善行走能力

5.png

  参与者特征

  总计792名患者参与,分别分配至司美格鲁肽组和安慰剂组(均为396名)。

  男女比例分别为男性597名(75%),女性195名(25%),中位年龄为68岁(范围61~73岁)。

  主要疗效结果

  行走距离显著延长:52周时,司美格鲁肽组患者在跑台测试中的最大行走距离比基线提高了21%,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8%:

  司美格鲁肽组:1.21倍(IQR,0.95~1.55);

  安慰剂组:1.08倍(IQR,0.86~1.36);

  治疗比值:1.13(95% CI,1.06~1.21;p=0.0004)。

  安全性分析

  治疗相关事件低发:司美格鲁肽组报告了5例可能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而安慰剂组为6例。

  严重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胃肠道:司美格鲁肽组有2例胃肠道事件,安慰剂组有5例。两组均未发现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整体安全性良好。

  解读:司美格鲁肽的疗效与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司美格鲁肽显著改善了2型糖尿病合并PAD患者的行走能力,并对症状及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这一发现不仅为GLP-1受体激动剂开辟了新适应症方向,也为PAD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潜在的治疗工具。

  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推测,司美格鲁肽除了通过降糖作用改善全身代谢状况外,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

  改善血流供应:可能通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或改善微循环,提高下肢供血能力。

  减少炎症:GLP-1类似物已被证明具有抗炎作用,可能缓解PAD患者的血管炎症反应。

  代谢改善:优化糖脂代谢环境,间接提升肌肉功能与耐力。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未涉及非糖尿病PAD患者的疗效,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其在这部分人群中的作用。此外,对行走能力改善的长期持续性和具体生理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临床意义:为PAD治疗开辟新途径

  司美格鲁肽不仅为2型糖尿病的管理树立了标杆,也为PAD这一治疗手段有限的领域提供了全新选择:

  多重获益:通过改善行走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同时改善糖尿病相关代谢问题。

注: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辽ICP备2024027922号-3 备案编号:辽网药信备字(2025)00206号 淘药网 医无忧 您身边的淘药专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