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三阴性乳腺癌占乳腺癌发病率的15%,因其对激素疗法和靶向治疗不敏感,目前主要依赖化疗手段。然而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导致恶心、脱发、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团队通过核磁共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先明确了栗木素的化学结构,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实验发现,栗木素能够提高癌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导致DNA损伤,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甚至引发细胞死亡。
作用机制与协同效应
研究人员通过反向验证证实了栗木素的作用机制:使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处理后,栗木素引起的DNA损伤明显减少,证实其通过活性氧发挥作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栗木素与实验性抗癌药SRA737(CHK1抑制剂)联用显示出协同增效作用。CHK1抑制剂通过抑制癌细胞DNA修复机制发挥作用,而栗木素能进一步增强其抗癌效果,同时降低治疗副作用。
临床前景与应用价值
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天然分子与新型靶向药物巧妙结合。对于治疗选择有限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栗木素不仅能够单独发挥抗癌作用,还能增强现有疗法的效果,为开发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负责人Annamaria Medugno博士表示,这仅是探索天然抗癌分子的第一步,未来将继续研究栗木素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潜力,包括单独使用或与最新化疗药物搭配的方案。
未来展望
该研究不仅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思路,也体现了从自然界寻找药用价值的重要性。那些曾被视为废弃物的栗子壳,可能蕴藏着珍贵的抗癌成分。随着进一步研究的推进,栗木素有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新选择,实现更精准、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