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丙肝口服药“吉三代”(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已配送至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志着该药物的可及性达到新高度。这一曾因高价闻名的药物,在进入医保前一个疗程价格接近7万元,如今上海医保患者在社区医院仅需自付不到2000元,降幅超过95%。

市场竞争激烈,三巨头主导市场格局
目前,国内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2022年数据显示,吉三代市场占有率接近75.5%,与默沙东的艾尔巴韦格拉瑞韦和凯因科技的可洛派韦共同主导市场。这三款产品几乎垄断了国内丙肝DAA药物市场。
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仅允许两个全疗程费用最低的药品进入目录。最终,默沙东的择必达,吉利德的吉三代、夏帆宁以超过85%的降幅成功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此后多轮谈判中,这些药物价格持续下降,吉三代一个疗程价格现已降至9870元,个人自付部分进一步降低至987-1974元。
治疗革新,泛基因型药物成主流
丙肝治疗已进入直接抗病毒药物时代。与需要注射、患者依从性差的传统干扰素治疗方案相比,口服DAA药物疗程较短(通常为12周)、安全有效,且治愈率高。据《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指出,8-12周的DAA治疗可使95%以上的普通丙肝病毒感染人群实现根治。
目前,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已进入泛基因型时代。泛基因型方案具有无需基因检测、无需联用其他药品、疗程普遍较短等优势。国内已上市的泛基因型丙肝药物包括吉利德的吉三代和沃士韦,艾伯维的艾诺全,凯因科技的凯力唯等,其中多款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未来展望:市场窗口期与治疗普及并进
随着诊断率和治疗率的提升,丙肝药物市场正面临独特的“自我消亡”特性。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丙型肝炎病毒的诊断率为22.51%,治疗率仅为3.49%。经过近年努力,这一数字已有所改善,但随着更多患者被治愈,市场规模将逐渐缩小。
在仿制药方面,尽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获批生产索磷布韦等药物,但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泛基因型方案中的药物化合物专利预计都在2030年以后到期,因此短期内仿制药对丙肝市场影响有限。与此同时,医疗保障部门正按计划将符合条件的丙肝抗病毒治疗药品纳入集中采购范围,未来药价有望进一步降低。
随着国家层面对丙肝消除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及药物可及性的不断提高,我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让更多丙肝患者获得治愈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