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与申请历程
布瑞哌唑是由大冢制药研发的一种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5-HT2A受体拮抗剂和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2011年11月,灵北制药与大冢达成总额18 亿美元的协议,获得该药物的全球合作开发和商业化权益。自2015年7月首次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以来,布瑞哌唑的适应症在2023年5月进一步扩大至阿尔茨海默病激越。
此次sNDA的拒绝决定并非毫无预兆。今年7月,FDA精神药物咨询委员会(PDAC)曾以10:1的票数反对该联合疗法治疗PTSD的有效性,为此次正式拒绝埋下伏笔。
临床试验数据解析
该sNDA基于三项随机临床试验(Trial 061、071、072)的数据。这些试验的主要终点是评估患者从随机化到第10周的临床医生管理的PTSD量表(CAPS-5)总分变化。
Trial 061作为II期研究显示,布瑞哌唑+舍曲林组患者的CAPS-5总分下降16.4分,优于其他组别。Trial 071的III期数据表明,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19.2分 vs -13.6分)。然而,关键的Trial 072研究未能达到主要终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分 vs -17.6分,P=0.66)。
安全性表现
三项试验显示,布瑞哌唑+舍曲林治疗PTSD成人患者总体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合并数据显示,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5%,与对照组56.2%相当。常见不良事件包括恶心、头痛、体重增加和腹泻,与其已批准适应症中的安全性特征一致。
市场需求与治疗现状
PTS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健康障碍,美国每年约有1300万患者,约6%的美国人会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确诊。目前,仅舍曲林和帕罗西汀获批治疗PTSD,但这类药物治疗有效率低于60%,完全缓解率不足20%-30%。
近年来,多家药企尝试开发PTSD新药。此前,MDMA(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虽在两项关键性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但同样遭到FDA拒绝,反映出该领域新药审批的高标准。
影响与展望
此次sNDA遭拒对大冢和灵北在PTSD领域的布局造成挫折。两家公司需要评估是否进行额外的临床试验以提供更充分的有效性证据,或重新考虑该药物在PTSD适应症上的开发策略。
这一决定也凸显出精神疾病药物开发面临的挑战,即使药物在部分研究中显示出积极趋势,仍需提供一致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效性证据才能获得监管批准。对于全球数百万PTSD患者而言,对新治疗方案的迫切需求仍待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