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罗替尼这款药物主要用于携带NTRK基因融合的实体瘤患者的治疗,此药物是口服小分子那一款,归属于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抑制剂类别。它是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的、不区分肿瘤来源的靶向治疗药物,有着重大意义,其出现标志着肿瘤治疗正式进入了“篮子试验”时代。
一种染色体变异情形是NTRK基因融合,它会让TRK蛋白出现异常活化状况,进而驱动肿瘤持续生长,这种变异在多数常见肿瘤里比较少见,不过在某些罕见肿瘤中,像婴儿型纤维肉瘤、分泌性乳腺癌等,其发生率相对较高。
拉罗替尼依靠高选择性,抑制TRKA激酶的活性,抑制TRKB和TRKC激酶的活性,对下游信号通路予以阻断,凭借这些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因此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
临床试验数据清晰表明,拉罗替尼于成人NTRK基因融合阳性肿瘤患者群体里,呈现出显著疗效,于儿童NTRK基因融合阳性肿瘤患者群体中,同样展现出显著疗效,此药客观缓解率可达75%以上,完全缓解率约为22%,并且该药物疗效持续时间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超35个月,与此同时该药物耐受性佳,常见不良反应有疲劳、头晕、恶心、便秘等,大多为1 - 2级。
在用拉罗替尼之前,一定得去做基因检测,通过这个来精准确定NTRK基因融合状态,它的推荐剂量是成人每天两次每次100mg,儿童是要按照体表面积来计算的,对于那些出现耐药的患者,研究表明继发性耐药机制可能涉及新的TRK突变,像G595R、G667C等,这个时候能够考虑换用下一代TRK抑制剂。
2018年,拉罗替尼首次在美国获得批准,之后在中国被批准上市,这种药物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对患脑转移的患者同样具有疗效,在临床应用的时候,要留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尤其是与强CYP3A4抑制剂或者诱导剂一起使用的时候,必须对剂量进行调整。
该药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其适用人群颇为狭窄,在众多实体瘤患者群中,仅有约0.5% - 1%的患者存在NTRK基因融合;另一方面,该药物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这无疑给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带来了困难 。
研究开展数量持续增多,针对拉罗替尼,针对像免疫治疗这类其他疗法的组合,正处于积极探索的进程中,。
有一款名为拉罗替尼的药物出现了,这意味着在精准医疗领域有了重要进展,它为那些存在特定基因变异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临床医生在面对患者时,需凭借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经验,准确地识别出适宜用拉罗替尼治疗的人群,随后合理地使用这一靶向药物,与此同时,还要密切留意药物的耐药机制以及后续的治疗策略,以便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