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替尼是第三代ALK抑制剂,在医疗领域作用重要,针对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其作用机制独特,抑制ALK和ROS1融合基因产生的异常蛋白,阻断肿瘤细胞生长信号传递路径,抑制肿瘤增殖过程 。
劳拉替尼是针对前几代ALK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的耐药突变设计的,特别是针对G1202R突变,它具备多种ALK耐药突变活性,G1202R、L1196M以及G1269A等都在其作用范围,临床研究显示劳拉替尼有较强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在控制脑转移病灶方面效果显著。
进程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时,劳拉替尼呈现出较高客观缓解率,具体来讲,针对未接受过ALK抑制剂疗法的患者,该缓解率能达90%,对于已接受过相关治疗的患者情况不同,此刻客观缓解率处于47%至63%的范围区间,此外,在经治患者群体中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达8.5至11个月。
临床应用劳拉替尼时,呈现出的常见不良反应有高胆固醇血症,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有水肿,有周围神经病变,还有体重增加等多种情况。其中,多数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处于1至2级水平,针对这些不良反应,通常能通过剂量调整或者对症处理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管理。值得注意的是,约16%的患者会因不良反应的影响而不得不选择永久停药。
用劳拉替尼前,务须做基因检测,借这确认ALK或ROS1呈阳性。其推荐剂量弄成每日1次100mg,不管是空腹服还是餐后服,都行得通。对于重度肝功能受损患者,剂量要做调整,得变为每日1次75mg。
对于劳拉替尼而言,在和其他药物一同使用之际,其所生成的相互作用是很值得重点去关注的东西。它是CYP3A4底物,在跟强效CYP3A诱导剂联合运用的时候,会使得其血药浓度下降,因而要避免这种联用情形的出现。当劳拉替尼与强效CYP3A抑制剂一起使用时,存在增加劳拉替尼暴露量的可能性,所以这时要密切监测有没有不良反应出现。
耐药机制为劳拉替尼临床应用进程里所面对的主要挑战,除ALK二次突变情形之外,旁路激活似EGFR、KRAS突变同样存有致使耐药现象出现的可能性,针对这一状况而言,联合用药策略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研究之中,其目的是为了克服耐药问题,给临床治疗供应更具效力的方案 。
劳拉替尼给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关键且至关重要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在应对脑转移以及耐药突变这种颇为棘手的情形时。伴随相关研究持续深入推进,其适用病症范围极有可能性进一步拓展延伸到其他ALK阳性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