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伏立康唑:广谱抗真菌药物的剂型、适用人群及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5-10-23 阅读:1858 来源: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印度纳科Natco制药

伏立康唑 生产厂家:印度纳科Natco制药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对氟康唑耐药的严重侵袭性念珠菌病感染(包括克鲁斯念珠菌)以及由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真菌感染。 主要用于进行性、有致命危险的免疫损害的患者。 用法用量: 先给予负荷剂量(第1个24小时) - 患者体重40 kg :,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400 mg (适用于第1个24小时) , 患者体重40 kg,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200, mg (适用于第1个24小时),然后给予
查看详情

伏立康唑是一种药物,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且是广谱的那一种,它主要用于治疗,治疗的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是进展性的那种,还可能威胁生命,它发挥抗菌作用,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合成来达成的。

伏立康唑具有多种剂型,有注射剂,有片剂,有胶囊,还有干混悬剂等,目的是满足不同患者的临床需求。其中,伏立康唑干混悬剂这种口服混悬剂型,对两岁或以上儿童以及成年患者尤为适用。

在临床应用上,伏立康唑覆盖了多种严重的真菌感染。它是侵袭性曲霉病的一线治疗药物。此外,它也用于治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念珠菌血症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包括克柔念珠菌),以及由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由其引发的严重感染,针对于那些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高危病患,它还能够被运用于,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

使用伏立康唑时必须严格遵循剂量方案。对于成人患者不管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还是凭借口服给药的途径,在首个24小时一般都得予以负荷剂量从而能够迅速让血药浓度得以达到稳定状态。举例来说,对于体重≥40kg的病患,负荷剂量为每间隔12小时实施一次给药操作,每次剂量为400mg(口服方式)或者6mg/kg(静脉方式);维持剂量是一天两次,每次200mg(口服方式)或者4mg/kg(静脉方式)。伏立康唑的口服剂型生物利用度相当高(96%),所以在存在临床指征的情况下,口服以及静脉滴注这两种给药途径能够进行相互转换。

特殊人群用药需特别注意:

肝功能不全患者患者为轻度至中度肝硬化,也就是Child - Pugh A和B级,其负荷剂量保持不变,然而维持剂量要减半。当前并不存在伏立康唑应用于重度肝硬化患者,即Child - Pugh C级的研究,故而这类患者必须要权衡益处与弊端,。

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度到严重肾功能障碍(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应用静脉制剂时,可能发生辅料蓄积,此类患者宜选用口服给药。轻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者应用口服制剂均无需调整剂量。

儿童患者用于2岁至12岁儿童的该药物,口服维持剂量一般而言通常是200mg,每天需服用两次;静脉维持剂量是7mg/kg,同样每天要用到两次。2岁以下儿童不被推荐使用此药物 。

老年患者:通常无需调整剂量。

使用伏立康唑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

视觉障碍是极为常见的副作用当中的一个,涵盖视力模糊,包含色觉改变,还有畏光。这些症状一般于停药之后的14天之内能够恢复。在用药的这段时期,要防止参与驾驶活动或者操作机器,特别是在夜间的时候。

肝功能异常这同样是必须着重予以关注的层面,在使用药物之前以及处于治疗的阶段当中,都应当依据周期性来对肝功能各项指标展开监测。

皮肤反应另外,伏立康唑有可能致使皮疹出现、发生,甚至引发严重的、致使中毒状况的表皮坏死且松解的症状表现。除此之外,它还会造成光敏反应易致使皮肤更轻易被晒伤,所以在治疗的这段时期之内需要严格进行防晒,以此来防止遭受到格外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 。

还有其他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其中涵盖发热,皮疹,呕吐,恶心,腹泻,头痛,外周水肿等情况。

伏立康唑与许多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合用时需谨慎:

禁止与CYP3A4底物与特非那定合用,与阿司咪唑合用,与西沙必利合用,与匹莫齐特合用,与奎尼丁合用,因为伏立康唑可能让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增高,进而增添引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

利福平、卡马西平长效巴比妥类药物会显著降低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故禁止合用。

禁止与高剂量的利托那韦依非韦伦合用,因为它们也会显著降低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

西罗莫司合用会显著增加后者的血药浓度,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故属禁忌。

伏立康唑存在生殖毒性,对于孕妇而言,最好是禁用,除非存在特殊情况,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需要停止哺乳,育龄妇女在服药期间应当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需加以留意的是,伏立康唑还在持续进行研发工作。比如说,兴齐眼药所研发出来的伏立康唑滴眼液现在已经步入到Ⅱ期临床试验的阶段了,其目的在于探究它在患有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当中的效用性以及安全性,这样的情况为后来的局部用药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

注: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辽ICP备2024027922号-3 备案编号:辽网药信备字(2025)00206号 药智库 淘药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