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西多福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

发布时间:2025-09-29 阅读:1298 来源: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

西多福韦 生产厂家: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 功能主治:用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广谱抗病毒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成人:1.静脉滴注:治疗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推荐剂量是5mg/kg,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滴注1h。 一周一次,治疗两周(诱导期),然后每隔一周给予一次5
查看详情

西多福韦是一种药物,是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的是巨细胞病毒感染,尤其在免疫系统受损患者当中应用此种药物,它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来阻断病毒复制,进而控制感染进展,尽管存在一定肾毒性风险,不过在特定临床情况下它仍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医学发展,其应用范围和安全性评估不断深入。

西多福韦如何抑制病毒复制

西多福韦进入感染细胞,之后被细胞激酶磷酸化,成为活性形式西多福韦二磷酸酯。这种活性代谢物与病毒DNA聚合酶竞争性结合,取代天然底物,也就是脱氧胞苷三磷酸,嵌入正在延长的病毒DNA链中。因为西多福韦缺乏3'-羟基基团,致使DNA链合成提前终止,病毒基因组无法完整复制。

这种抑制作用,对病毒DNA聚合酶的亲和力,远高于人类DNA聚合酶,进而形成选择性毒性。实验表明,西多福韦在浓度为0.1 - 1.0μM时,即可抑制90%的巨细胞病毒复制。其抗病毒谱,包括疱疹病毒科的其他成员,像单纯疱疹病毒、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以及对阿昔洛韦耐药的病毒株,仍保持活性。

西多福韦适用哪些病毒感染

西多福韦主要适用于,艾滋病患者所并发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这可是致使免疫缺陷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受体当中,该药能够用来预防,以及治疗巨细胞病毒肺炎,还有胃肠炎,对于器官移植之后,预防巨细胞病毒疾病,当其他药物不适用之时,也能够考虑使用。

西多福韦在儿科领域,被用于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因这种感染会引起神经系统损伤,近年研究还探索了它对天花病毒、猴痘病毒等正痘病毒的抑制作用,这使得它成为应对生物恐怖主义和突发病毒疫情的储备药物,在腺病毒感染病例中,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重症患者,西多福韦也被用作挽救治疗方案。

西多福韦有哪些给药方式

需配合生理盐水输注,以及丙磺舒预处理,来降低肾毒性风险,这是标准静脉给药的要求。典型方案乃是5mg/kg静脉滴注,每周进行一次,持续两周之后,改为隔周一次维持。在输注之前与之后,都要进行水化,并且口服丙磺舒,以此减少药物在肾小管的积聚。

局部用药形式有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直接向眼内注射20 - 30μg剂量,吸入式西多福韦曾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过因支气管痉挛风险已较少被使用,口服前体药物布林西多福韦具有更好生物利用度,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可能改变未来给药策略。

西多福韦不良反应如何管理

肾毒性属于最主要不良反应,呈现出蛋白尿,呈现出糖尿,还包括血清肌酐升高。预防措施涵盖治疗前评估肾功能,要确保肌酐清除率大于55ml/min,在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尿常规,并且要监测肾功能指标。充分水化以及丙磺舒使用能把临床显著肾毒性发生率从50%降低至10%左右。

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大概为20%,一般在停药之后会恢复,情况严重时能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眼内注射有可能致使眼压升高、玻璃体炎以及视网膜脱离,这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来进行操作 ,其他不良反应包含恶心、呕吐、头痛等,对丙磺舒自身而言其也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以及胃肠道不适 。

西多福韦与其他药物如何相互作用

会增加肾脏损伤风险,是与肾毒性药物合用的结果,所以像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膦甲酸等,应避免同时去使用。需要特别谨慎地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因为后者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进而减少肾血流。在治疗期间,建议暂停这些药物,或者在严密监测的状况下调整剂量。

丙磺舒会进行竞争性抑制,抑制西多福韦肾小管分泌,进而提高其血药浓度,所以联合使用能够降低肾毒性,不过可能会增加其他不良反应。丙磺舒与齐多夫定合用,可能会加重贫血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这个情况,所以需要调整用药间隔,并且要加强血液学监测。丙磺舒与去羟肌苷同服,会增加胰腺炎风险,因而建议分开给药,或者去选择替代方案。

西多福韦临床应用有哪些限制

主要限制之一是价格因素,治疗费用比更昔洛韦等替代药物显著要高,需静脉给药的特点对门诊患者使用有限制,增加了医疗资源负担,严格的肾功能监测要求以及肾毒性风险让其不适用于已有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妊娠期使用,它属于D类,只有在对孕妇益处大于潜在风险时才予以考虑,儿童用药安全性数据有限,需要权衡利弊,药物稳定性较差,配制之后需立即使用,不可以冷冻保存,这些限制推动研发方向朝着开发口服制剂以及新型衍生物转变,从而改善用药便利性和安全性谱 。

注: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辽ICP备2024027922号-3 备案编号:辽网药信备字(2025)00206号 淘药网 医无忧 您身边的淘药专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