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是应用普遍的一种抗真菌药,能对多种真菌感染产生良好效果。不过,应用这种药物时有很多细节必须留意,下面将具体说明。
伏立康唑是什么药
伏立康唑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它能够阻断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生成,以此达到抗真菌的效果。在医疗实践中,这种药物对念珠菌科、曲霉菌科等多种真菌展现出显著的抑制能力。对于一些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比如接受白血病化疗或器官移植手术后的病人,一旦出现真菌感染,伏立康唑通常被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它有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一种是口服的,另一种是注射的。口服的方便病人在家里继续用药,而注射的则适合病情比较严重、必须迅速控制感染的情况。
伏立康唑的用法用量
伏立康唑的服用剂量和频率要依据病人状况来决定。口服给药时,开始阶段每十二个小时服用一次,每次四百毫克,后来调整为每十二个小时服用一次,每次二百毫克。要是病人体重不足四十公斤,那么维持剂量要减低一半。注射药物时,必须用恰当的溶剂进行溶解和稀释。成年人使用时,初始阶段每12个小时服用一次,每次的药量是体重每公斤6毫克;稳定阶段每12个小时服用一次,每次的药量是体重每公斤4毫克。
医生在具体使用时,会全面权衡病人的年纪、肝脏肾脏功能、感染状况等状况,据此调整用药量。像肝脏肾脏功能有问题的病人,或许要适量降低剂量,以免药物在身体里积聚,从而提升不良后果出现的可能性。
伏立康唑的治疗效果
伏立康唑对很多真菌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于治疗深入发展的曲霉病,它能够减轻病人的不适,减少死亡人数。研究显示,用伏立康唑的病人,活下来的几率比用其他抗真菌药的高。在治疗念珠菌血症这类病时,伏立康唑能迅速控制感染,让病人退烧,炎症的检查结果也变得正常。
有些病人在治疗时,效果可能不太好,这个情况跟好几个因素有关系,比如真菌对药物产生了抵抗,或者是病人自身的抵抗力比较弱,导致药力发挥得不好。
伏立康唑的副作用
伏立康唑存在一些不良后果。首要的表现是眼部问题,可能让人看东西不清楚,或者感觉颜色不对劲。不过这些情况多数能够逆转,一旦不再用药,症状会慢慢消退。此外,这种药还可能让肝脏功能受影响,引起转氨酶数值上升。少数人可能会遇到皮肤发疹、感觉恶心、想吐等情况。
服用伏立康唑期间,医生会密切关注病患的副反应情况。一旦发生较重的副反应,或许需要终止用药,或者选用不同的药剂。另外,病患自身也需要留意,一旦察觉身体不适应,就应立刻向医生反映。
伏立康唑的使用禁忌
对伏立康唑过敏的人不能服用。它跟某些药有配伍禁忌,比如和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药同用,会使这些药的血液中浓度升高,容易引发副作用,所以不能同时使用。孕妇和喂奶的妇女也要小心,因为现在还没办法完全确定这种药对胎儿和婴儿有没有坏处。
使用伏立康唑之前,一定要让医生了解自己的过敏情况,还有正在服用的其他药品,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出现用药后的不良后果,也能避免药物之间产生不好的影响。
伏立康唑的注意事项
服用伏立康唑期间,病人需远离强光,由于该药会提升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应性,容易引发晒伤等皮肤状况。另外,要定时检测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以便尽早察觉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再者,病人必须遵照医嘱,准时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用。
服用期间若需搭配其他药品,务必提前向医师求证,许多药物同伏立康唑并用时会产生配伍禁忌,可能导致药效降低,或者提升不良后果出现的可能性。
使用伏立康唑时,你们是否碰到过一些状况?可以在评论区讲述自己的经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挺有帮助,也请点个赞,顺便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