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资讯 > MASH千亿市场迎来破局时刻

MASH千亿市场迎来破局时刻

发布时间:2025-10-20 08:42:11 相关企业:
       曾被业内称为"研发黑洞"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治疗领域,正迎来历史性转折。随着诺和诺德、罗氏等跨国药企近期接连完成重磅收购,以及多款创新疗法取得突破,这个曾让百余款药物折戟的领域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与临床价值。


破冰之旅:从研发困境到市场爆发
       自1980年概念提出以来,MASH新药研发历经数十年艰难探索。直至2024年,Madrigal公司的Resmetirom获得FDA加速批准,才为这一长期缺乏有效疗法的领域带来破冰时刻。
       2025年,MASH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10月9日,诺和诺德以最高52亿美元收购Akero Therapeutics,获得其核心药物Efruxifermin;9月18日,罗氏以约35亿美元收购89Bio,强化在MASH领域的布局;8月15日,诺和诺德的肥胖药物Wegovy再获MASH适应症批准。这一系列重大进展标志着MASH领域已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数据显示,全球MASH药物合作交易总额从2022年的不足5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76.2亿美元,增幅达1500%。单笔超10亿美元的大额交易从零增至三笔,涵盖RNAi、双靶点激动剂、再生疗法等多元技术路线。
 
市场驱动:千亿蓝海与刚性需求
       MASH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源于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与迫切的临床需求。据Meta分析显示,MASH全球患病率达5.27%,预计到2030年,全球及中国患病人数将分别达到4.9亿人和0.56亿人。
       这一庞大患者群体催生了巨大的药物市场。根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及中国MASH药物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322亿美元和355亿元人民币。更关键的是,MASH疾病的特性决定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形成了稳定且持久的治疗需求。
       从临床角度看,MASH已成为慢性肝病的"第一杀手"。患者从脂肪性肝炎进展至纤维化的概率高达50%,其中F2-F3期患者10年肝硬化率达20%。更严峻的是,MASH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约25%的MASH患者死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
 
技术突破:多靶点协同攻坚
       目前MASH治疗主要围绕四大功能目标:抗炎、调节代谢、抗纤维化和减少热量摄入。在这一框架下,形成了以THR-β为核心,GLP-1、FGF21、FXR与PPAR为后继者的全新靶点格局。
       THR-β激动剂凭借"口服便捷+全阶段覆盖"优势占据先发地位,其中Resmetirom在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已达3.5亿美元。GLP-1类药物则因其在代谢调节与热量控制方面的双重作用,成为目前跨国药企布局最普遍的领域。FGF21类似物作为继GLP-1之后最受期待的潜在靶点,已吸引罗氏、默沙东、诺华等多家药企布局。
 
       未来,联合治疗将成为主流策略。THR-β激动剂与GLP-1类药物联用可能实现"抗纤维化+代谢调节"的协同效应,而FGF21类似物与PPAR泛激动剂联用则展现出良好的抗炎与纤维化逆转潜力。
       尽管MASH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但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临床开发的壁垒与商业化落地的难题仍然存在。随着更多创新疗法的涌现和完善,这一千亿级市场有望为全球数亿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上一篇:中国创新药企亮剑乳腺癌诊疗 下一篇:没有了

注: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辽ICP备2024027922号-3 备案编号:辽网药信备字(2025)00206号 淘药网 医无忧 您身边的淘药专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