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
骨髓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并且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每次艾立布林给药前,应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监测。
只在ANC值≥1.5x109 /l且血小板计数> 100x109 /l的患者中,才能开始艾立布林治疗。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在约5%艾立布林治疗的患者中。
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者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应按照剂量调整中的建议调整治疗剂量。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x正常上限(ULN)的患者中,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较高。
虽然数据有限,但是胆红素> 1.5xULN的患者中,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具有较高发生率。
已有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致死性并发症的报告。
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根据相关指导原则,由医生决定使用G-CSF或者等同药物进行治疗。
周围神经病
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外周运动和感觉神经病变体征。
出现重度外周神经毒性需要推迟海乐卫的给药并减少后续剂量。
临床试验中,排除了原患2级以上周围神经病患者。
但是,入组时原患1级或2级周围神经病患者与入组时未患周围神经病的患者相比,新发症状或症状加重的情况相似。
QT间期延长
一项在26名患者中实施的非对照开放性ECG研究中,第8天观察到了QT间期延长,与艾立布林浓度无关,第1天没有观察到QT间期延长。
如果需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使用可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包括Ia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以及电解质异常的患者中开始治疗,建议进行ECG监测。
开始艾立布林治疗前,应纠正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并且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电解质。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艾立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