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有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等病史。
发病前可能接受了心脏外科手术或导管消融治疗。
发病前可能有急性感染病史。
发病前可能有使用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药物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诱发三支阻滞的患者可出现头晕、晕厥、疲倦、乏力、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可能会出现胸痛、心悸、胸闷、气促、发热等与原发病相关的症状。
体征
心脏听诊可有第一、二心音分裂。
辅助检查
心电图
为首选检查,可了解患者的心电活动情况。
对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了解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活动变化。
对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血生化检查
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学:可了解心肌代谢情况,用于评估病情及判断导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原因,如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炎患者常升高。
血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评估心功能情况,如心力衰竭导致时常升高。
超声心电图
主要用于了解心脏结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结构性病变。
可用于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病因诊断。
冠状动脉CT成像及冠脉造影
主要用于了解患者的冠脉供血情况。
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肌病所致的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以明确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和程度。
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永久起搏器置入需要。
诊断标准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
QRS波时限<0.12秒。
额面 QRS平均电轴超过-45°,可达-90°。
Ⅰ导联以R波为主,S波小或无。
Ⅰ、aVL导联呈qR型。
Ⅱ、Ⅲ、aVF导联r波小,S波深,呈rS形。
鉴别诊断
膈面心肌梗死
相似点:二者心电图均可出现电轴左偏。
不同点:
膈面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其心电图Ⅰ导联通常见终末的R波、呈QR型,查心肌坏死标记物常升高。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通常无任何症状,其心电图Ⅰ导联以R波为主,S波小或无,不出现终末的R波,Ⅰ、aVL导联呈qR型。查心肌坏死标记物通常不升高。
肺气肿
相似点:二者心电图均可出现电轴左偏。
不同点:
肺气肿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其心电图aVL导联常见P波倒置,QRS波常出现低电压,aVL、aVR导联R波高大,图形相似。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通常无任何症状,其心电图aVL导联极少出现P波倒置,QRS波低电压表现不明显,aVL导联的R波明显高于aVR导联。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相似点:
二者均属于左束支传导阻滞。
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相似。
心电图上QRS波时限均<0.12秒。
不同点: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QRS波额面电轴右偏。I导联呈rS波,Ⅱ、Ⅲ、aVF导联呈qR型,Ⅲ导联R波比Ⅱ导联高。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QRS波额面电轴左偏,Ⅰ、aVL导联呈qR型,aVL导联的R波明显高于aVR导联。
双支或三支阻滞
相似点:双支或三支阻滞患者的心电图可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表现。
不同点:双支或三支阻滞患者的心电图除了存在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表现外,还并存右束支传导阻滞和(或)左后分支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