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资讯 > 饿死癌细胞?饮食联合疗法现突破

饿死癌细胞?饮食联合疗法现突破

发布时间:2025-10-15 08:50:28 相关企业: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为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带来全新突破。由苏黎世大学、费城儿童医院和普林斯顿大学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通过特定饮食干预联合现有药物,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促使癌细胞分化。这种“药物+饮食”双重策略为儿童肿瘤治疗开辟了新方向。


代谢弱点:多胺合成的关键途径
       神经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实体瘤之一,其恶性进展主要受MYCN原癌基因驱动。该基因通过激活多胺生物合成通路支持肿瘤快速生长,其中鸟氨酸脱羧酶(ODC)是该通路的关键限速酶。
       尽管FDA已批准ODC抑制剂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用于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但单药疗效有限。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尝试从代谢源头入手,通过限制ODC底物鸟氨酸的供给来增强DFMO疗效。考虑到婴幼儿期鸟氨酸主要来源于脯氨酸和精氨酸,团队设计了无精氨酸/脯氨酸(ProArg-free)的特殊饮食方案。
 
双重阻断:饮食与药物的协同效应
       在Th-MYCN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研究团队系统评估了不同治疗策略的效果。结果显示,单独的ProArg-free饮食虽可延缓肿瘤生长,但难以延长生存期;DFMO单药治疗虽能改善生存,停药后却易复发。而当两者联合使用时,约20%的小鼠在实验结束时实现无瘤存活,疗效显著提升。
       代谢组学分析揭示,联合治疗后血清鸟氨酸水平显著下降,肿瘤组织内多胺含量降低逾十倍。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外源性多胺补充可完全逆转这种抑制作用,证明该策略确实通过“切断原料+阻断合成”的双重机制实现多胺耗竭。
 
创新机制:翻译层面的精准调控
       深入研究显示,这种联合疗法的作用机制远超传统认知。通过核糖体测序技术,团队发现多胺耗竭会导致核糖体在第三位为腺苷(A3)的密码子处特异性停滞。
       这种停滞具有显著的基因选择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因富含A3密码子,其翻译效率大幅下降;而神经分化基因缺乏这种偏好,翻译过程几乎不受影响。最终,肿瘤细胞在蛋白质组层面实现重编程——增殖相关蛋白合成受阻,分化程序得以保留。
       病理学观察证实,联合治疗组肿瘤组织中增殖标志物Ki67显著减少,同时出现明显的神经样分化特征。这表明肿瘤细胞并非简单死亡,而是被迫退出细胞周期,进入分化状态。
 
临床前景:转化医学的新典范
       在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中,该联合策略再次得到验证。治疗组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且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效应独立于DNA损伤和转录抑制,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机制。
       该研究不仅为MYCN驱动的神经母细胞瘤提供了具临床转化潜力的治疗策略,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代谢调控与细胞命运决定之间的桥梁。未来,类似的“代谢-翻译重编程”策略有望拓展至更多MYC依赖性肿瘤,为癌症治疗带来全新范式。

注: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辽ICP备2024027922号-3 备案编号:辽网药信备字(2025)00206号 淘药网 医无忧 您身边的淘药专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