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肥大(6)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对症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
患者积极接受专业疾病知识教育。
患者保持合理体重、低盐低脂饮食。
鼓励轻症及病情稳定患者主动运动。
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在尚未造成左心室器质性改变前应早期进行有效治疗。
消除诱因
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应积极选用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快速型心房颤动应尽快控制心室率,如有可能应及时复律。
另外注意排查及纠正潜在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左心室肥大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治疗。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常用药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
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神经体液代偿机制的不利影响,改善心室重构。
ACEI的副作用包括高血钾、肾功能损害、咳嗽、血管神经水肿等,不能耐受该药物可转换为ARB,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肾功能与血钾,后定期复查,建议终身用药。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常用药物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神经体液代偿机制的不利影响,改善心室重构。
注意事项:ARB的副作用包括高血钾、肾功能损害等,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肾功能与血钾,后定期复查,建议终身用药。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常用药物为沙库巴曲缬沙坦。
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神经体液代偿机制的不利影响,改善心室重构。
ARNI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压、高血钾、肾功能损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压、肾功能、血钾,后定期复查,建议终身用药。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常用药物包括螺内酯、依普利酮。
药物作用为阻断醛固酮效应,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及心室重构。
长期使用可出现男性乳腺发育、阳痿、女性月经不调等不良反应。
β-受体拮抗剂
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可减轻心功能不全症状,改善预后。
突然停用该种药物可导致病情恶化,应予避免。支气管痉挛性疾病、严重心动过缓、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周围血管疾病、重度急性心衰患者禁用。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常用药物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
可对于已经出现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住院风险。
维立西呱
主要用于近期心力衰竭失代偿经静脉治疗后病情稳定的射血分数降低的症状性慢性心力衰竭成人患者,可以降低发生心力衰竭住院或需要急诊静脉利尿剂治疗的风险。
注意困倦、乏力、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正性肌力药
常用药物包括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
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
心肌缺血、缺氧、低血钾、低血镁、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下易发生洋地黄中毒,表现为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黄绿视等。
血管扩张药
常用药物包括硝普钠、硝酸酯类。
药物作用为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回心血量,减轻症状。
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避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