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念珠菌感染(4)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直接涂片检查、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诊断。
鉴别诊断
白色念珠菌经常侵犯的部位包括皮肤、口腔、阴道,常见的疾病有以下4种,应加以鉴别。
1.皮肤念珠菌病
好发于皮肤皱褶处,如腘窝、腹股沟,乳房下,肛门周围、指间及甲沟,患处皮肤潮红、潮湿、发亮,有时盖上一层白色或呈破裂状物,病变周围有小水泡。指(趾)甲周围显著肿胀,甲板肥厚、扭曲及破坏。内脏常不受累。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皮损组织呈念珠菌性肉芽肿表现。
2.鹅口疮
2岁以内的婴幼儿多见,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3.口角炎
多见于老年无牙的患者。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糜烂或溃疡,有横的裂纹,可化脓、出血、结痂。
4.念珠菌性阴道炎
患者觉外阴瘙痒、灼痛、尿频、尿急,有性交痛。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稠厚凝乳状或豆渣样。外阴炎可呈地图样红斑、水肿、抓痕;阴道炎可见水肿、红斑、白色膜状物。直接涂片检查可帮助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