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资讯 > 白血病治疗百年:从绝症到可控的征程

白血病治疗百年:从绝症到可控的征程

发布时间:2025-10-20 08:37:50 相关企业: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作为成年人中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其治疗策略在过去数十年间经历了革命性演进。从19世纪的初步认知到21世纪的精准靶向治疗,AML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从1975年的5.4%提升至2017年的33.7%,增长近六倍,标志着这一恶性血液肿瘤正逐步从绝症转变为可控疾病。
认知演进: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揭示
       白血病的研究历程可追溯至19世纪中期。1845年,英国医生约翰·休斯·贝内特通过显微镜首次观察到白细胞异常增多现象,提出“白血球增多症”概念。同期,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菲尔绍将这类疾病正式命名为“白血病”,并初步区分为脾源性和淋巴性两大类。
       19世纪70年代,保罗·埃利希改进的血细胞染色技术成为关键突破。他成功识别出未成熟的“原始细胞”,并根据病程和细胞成熟度,开创性地将白血病划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这一分类体系最终演化为现代白血病四大亚型: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后续靶向治疗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靶向突破:从化疗到精准医疗
       AML治疗策略经历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治疗的重要转变。在化疗领域,从强化诱导化疗到去甲基化药物,再到脂质体技术的应用,持续优化着不同患者群体的治疗指数。
       FLT3基因突变作为AML的重要治疗靶点,其抑制剂研发历程体现了靶向治疗的演进。上世纪90年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团队通过手动筛选发现首个FLT3抑制剂CEP-701。虽然其临床应用受限,但为后续研发指明方向。
       新一代FLT3抑制剂相继问世:米哚妥林于2017年获FDA批准,成为首个用于FLT3突变阳性AML的靶向药物;吉瑞替尼于2018年获批用于复发/难治患者;奎扎替尼于2023年获批用于新确诊患者。这些药物显著改善了特定AML人群的治疗结局。
 
创新策略:从细胞杀伤到诱导分化
       在传统杀伤策略之外,诱导分化疗法为AML治疗开辟了新路径。2009年,研究发现部分AML患者存在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导致异常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堆积,扰乱细胞正常分化进程。
       基于此机制,IDH抑制剂采用“诱导分化”而非“毒性杀伤”的创新策略。IDH2抑制剂艾奈西地尼于2017年率先获批,IDH1抑制剂艾伏尼布于2018年获批,奥鲁西地尼于2022年获批。这些药物让白血病细胞重新分化为成熟血细胞,实现了“引导分化”的治疗突破。
 
未来展望:多靶点联合推进治疗革新
       当前,AML治疗领域呈现多靶点突破态势。CD33靶向药物吉妥珠单抗、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格拉吉布等创新疗法不断丰富治疗选择。2024年11月,menin抑制剂瑞伏曼尼获批用于KMT2A易位的急性白血病,进一步拓展了精准治疗边界。
       在创新疗法加速涌现的背景下,药明康德等CRDMO平台通过一体化服务模式,持续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在血液肿瘤领域的研发创新。随着对疾病机制理解的深化和治疗技术的进步,AML治疗正迈向更加精准、高效的新阶段,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希望。
上一篇:3D血管支架亮相生物材料大会 下一篇:没有了

注: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辽ICP备2024027922号-3 备案编号:辽网药信备字(2025)00206号 淘药网 医无忧 您身边的淘药专家 网站地图